日期:2025-09-11 05:53:51
关注本号的朋友,近期经常聊到一个话题,即现在股市已经处于牛市了,散户疯狂了没有。他们希望写一篇这样的文章,分析一下散户的情况。
先从指数说起。
截至2025年9月8日,A股上证指数从2600多点攀升至3826点,深成指、创业板指同步刷新阶段高点,但这轮行情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。
根据各种分析资料可以看出,增量资金来源高度集中于机构端:国家队自2024年9月以来累计增持超1.2万亿元宽基指数,险资通过长期投资试点注入约4000亿元,外资在弱美元周期下净流入超188亿美元,量化私募规模突破1.8万亿元、占A股日均成交额20-30%,而散户直接入市规模仅1.5万亿元,不足2015年同期的30%。
反映在参与度上,7月A股新增开户196.36万户,虽同比增长70%但环比仅增19%。我搜了一下交易数据,看到几个数据:散户交易份额虽占70%但持股占比不足30%、盈利贡献仅35%。这种“高换手、低持仓、低收益”的格局,凸显出散户在当前行情中的被动地位,也印证了市场尚未出现散户疯狂入场的迹象。
回顾A股2005-2007、2014-2015、2019-2021三轮大牛市,散户蜂拥入场往往伴随三大标志性现象:
一是开户数爆发式增长,2007年5-6月单月新增开户超400万户,2015年4-6月更是达到700万户级别,而2025年8月新增开户265万户,仅为2015年峰值的38%。
二是交易占比突破80%,2015年牛市顶峰时散户贡献了82%的成交额,当前这一比例仍稳定在70%。
三是全民财富效应显现,2007年“全民炒股”时A股账户数占成年人口比例达10%,2015年社交媒体日均股市讨论量超10亿次,反观当前,社交平台对股市的讨论热度仅为2015年的40%,尚未形成“出圈”效应。
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,散户入场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成熟。
当前居民存款余额达162万亿元,占GDP比重116%,2025年预计有90万亿元定期存款到期,若其中5%-10%转向股市,将释放4.5-9万亿元增量资金,远超2015年3.8万亿元的散户净流入规模。
从规律上看,当A股近12个月平均回报率突破20%时,存款搬家进程会加速,2025年7月以来上证指数年化回报率已达28%,沪深300股息率(3.2%)也首次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(2.8%),这种“股债性价比逆转”正逐步改变居民储蓄偏好。同时,西部证券研究显示存款搬家通常在熊牛切换后10-12个月启动,当前距离2024年9月“924行情”已过去11个月,若上证指数站稳3800点并形成持续赚钱效应,预计每月新增开户将突破300万户,触发散户加速入场。
一旦散户资金大规模涌入,A股大概率重现“鸡犬升天”的疯牛特征——历史上从未出现“机构主导的全面牛市”,当散户资金占比超过50%时,市场风格将从机构主导的结构性行情转向普涨。
但需警惕的是,散户全面入场往往是牛市见顶的信号,2007年10月、2015年6月均出现“开户数峰值与市场顶点同步”的现象,因此当开户数连续两月突破300万户、融资余额占比超过15%时,需高度警惕回调风险。
综上,尽管A股已进入技术性牛市,但散户尚未形成全面入场的合力,市场仍处于“慢牛”初期。
当前沪深300市盈率12.6倍、股息率3.2%,叠加“国九条”提升资本市场定位、险资新增保费30%投A股等政策红利,暴跌实为绝佳的抄底机会。
对于普通投资者,无需追逐短期热点,可通过低估值蓝筹(银行、能源)与高景气成长股(半导体、新能源)均衡配置把握机会,同时牢记牛市中最大的风险不是踏空,而是在散户疯狂入场时成为最后一棒接盘者——现在,正是重仓布局的黄金窗口。
武汉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