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9-14 06:47:23
话不多说直接上图。看看甘肃武山县博物馆收藏的彩陶瓶上的这个“龙”字。
图片
有人说,标签上不是写的“鲵鱼纹彩陶瓶”吗?怎么会是一个“龙”字?
要知道,中国的古文字,由于长久以来都保持着象形的特色,以至于很多文盲分不清什么是文字,什么是图画。
这个彩陶瓶上所谓的鲵鱼,实际上和春秋时期金文“竈(灶)”字里的龙一模一样,只是年代更早了几千年。
下图是金文里的“竈(灶)”字,原型是灶穴里的一条四爪金龙。
图片
这条灶穴里的四脚蛇,不是一般的蛇,而是灶神祝融的本象。详见下文:
祝融原是四脚蛇?灶底蟾蜍变真龙!
灶神祝融,同时也是上古火正之名,他的的主祀对象就是天上的东宫青龙“大火”。
竈(灶)字下方这个蛇形的
图片
,就是一个表示祝融的“龙”字。如下图所示,这个“龙”长这个样子:
图片
对照一下甘肃武山县这个彩陶瓶上的“龙”字,简直一模一样。
图片
这个画着“龙”字的彩陶瓶出土于甘肃天水武山县傅家门遗址,属于石岭下文化,该文化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3900-3200年,距今已经至少5200多年了。
这不是甘肃发现的唯一“龙”字。
1957年,在甘肃的甘谷县西坪镇石坪村也发现了这样一个画着“龙”字的陶瓶,如下图所示:
图片
这个“龙”字和前面彩陶瓶上的“龙”字相比,只有一对爪子,但是和传抄古文字里的“龙”字却更像。对比如下图所示:
图片
这个“龙”字陶瓶属于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,年代同样也是距今五千年左右。现藏甘肃省博物馆,被定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(国宝级文物)。细看这个国宝级“龙”字陶瓶,我们还能发现这个“龙”字描绘的是一个“人首蛇身,尾交首上”的形象,与《山海经·海外西经》里的轩辕之国形象相同。“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,其不寿者八百岁。在女子国北,人面蛇身,尾交首上。”
图片
这所谓的“轩辕之国”,当然和轩辕黄帝有关系。《史记.天官书》里面就说“轩辕,黄龙体”,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也说“黄帝者,少典之子。姓公孙,名曰轩辕。”可见轩辕黄帝的形象是一条“人面蛇身,尾交首上”的黄龙。
…………巧的是,这个写着“龙”字的国宝级陶瓶,也是通体黄色的——所以,我们要是说甘肃发现了五千年前的黄帝像也未尝不可。
也有人根据“人面蛇身”这个特征,认为这个国宝级陶瓶上画的是伏羲。当然这么说也没毛病,因为伏羲本尊和祝融一样,同样代表的是天上的东宫青龙。详见下文:
战国帛书重磅揭秘:《周易》开篇苍龙即伏羲真身!
甘肃发现的两个五千年前“龙”字陶瓶,时间和空间上距离都不远,如下图所示,甘谷县和武山县都在天水市,正挨在一起。而且距离大地湾遗址都不远。
图片
大地湾遗址,同样发现了一堆文字,被不识字的文盲们称为“符号”。如下图所示:图片
本文为抱雪斋文字考古学系列不造第几回,欲知前事后事如何,且看上下回分解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武汉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